说到“皮”,你会想到什么?凉皮?米皮?酿皮?还是擀面皮?你喜欢吃的又是哪一种呢?

凉皮、米皮兄弟俩经常会成对出现,擀面皮喜欢自立门户,而酿皮子则是一些西北餐厅菜单里的常客。
实际上,从概念上来看:“凉皮”这一名词并不是单指某一种食物,它其实是一个大管家,是以上那些“皮”的统称,包括了面皮、米皮、擀面皮、酿皮子等等。
那么我们经常吃的“凉皮”是哪一种皮呢?
从食品原料的角度考虑。它应该属于“面皮”,因为它的主要原料就是面粉。
凉皮
可是干干的面粉是怎么变成了筋、薄、细、穰(ráng)的面皮呢?
概括来讲,它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:和面醒面、洗面、制作面糊、过滤、蒸制。具体的制作方法学姐就不在这里赘述了,想要亲自尝试制作凉皮的小伙伴可自行搜索。
说完面皮,咱们再来说说擀面皮。
多了一个“擀”字,难道是在暗示我们它是在面皮的基础上擀出来的吗?
当然不是!
从外观来看,擀面皮比面皮稍厚一些,宽度却窄了许多。吃过擀面皮的小伙伴们都知道,擀面皮的口感更加筋道(也可以理解为不好咀嚼),牙口不太好的朋友可能吃起来会费劲一些。但也正是因为这唇齿与食物韧性的较量,使得食物本身的味道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。
擀面皮
从原料来看,擀面皮和面皮并无差别,但是在制作工序上多了一个步骤——发酵。
在洗面之后,面糊中需加入酵母粉或碱面发酵,待其表面有泡,味微酸时就基本可以进行下一个步骤了。
正是因为多了发酵这一步骤,擀面皮的口感相较于面皮会偏酸一些,但配上了蒜汁和秘制辣油后,这种味道却让人更加欲罢不能。